1.首先这篇材料主题和框架都把握住了,写作思路正确,受限于写作经验,还没用写出一篇好材料,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这是一篇领导讲话稿, 因为是在活动仪式上的讲话,属于讲话稿中的致辞,那么我们的写作思维也是以致辞为主线,这一点你把握了。
3.常规的致辞写作框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标题;2.称呼语;3.引语;4.介绍背景情况;5.提出希望;6.结尾。整个框架的写作你也把握了。
4.正文第一段“引语”部分,高度写高了,无法落地,让人无法产生共鸣和自豪,调动不了积极性。我们常规的高度控制方法,就是从高到低写,既有高度,又接地气。例如“在这爱心涌动的季节,×××社区和×××店在这里举行“慈善一日捐”活动,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团结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写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后,再增加一句,“是XXX社区充满阳光、充满爱心、相互关爱、相互扶助”的生动体现”。这样高度就得到了落地。
5.正文第二段从篇幅上讲写薄了,应该增加内容进行。正确的写作应该这样写,一是街道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作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二是XX社区能够组织这样的活动,是街道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值得肯定和发扬。三是虽然工作持续推进,但是还是有力所不及的地方,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发出号召。应该包括这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是站在街道党委政府的高度和工作的高度做一个统领性的回顾定调;第二个部分主要肯定社区举办这个活动的重要意义,作出肯定;第三个部分主要是提出号召回到主题,这三个部分逻辑联系很紧密,是写作的重中之重,理清写作的逻辑思路,然后写作才是关键。
6.正文第三段篇幅薄了,写作也完全不接地气,完全是浮在空中造文字,这样的写法是完成不行的。公文写作要有血有肉,不是文字和华丽语言的堆砌,要重视这个问题,才有提升的空间。第三段应该是提出希望的部分,那么,我们能够希望那些人来捐款呢、希望他们干什么呢,群众、企业家、干部职工,等等,分层次来写作,当然,前面最好先带个帽子,然后分几个层次提出具体的希望要求。
7.正文第四个段完全写偏了,写成了倡议书了,写了这里,就又发现了一个写作问题,写作之前肯定没有梳理框架、逻辑,这样短而精的小材料,至少要把层次梳理清楚了才开始写作,别写废话、套话,无用的段落,这个段落可以删除。
学习建议:对致辞的写作套路和方法还没有掌握,对公文写作框架层次的搭建还不熟练;对高度的运用还欠缺经验;对语句写作的虚实还欠缺经验…等等问题。一是请认真学习公文学堂致辞写作教学视频,打牢基础;2.认真学习公文学堂高度运用教学视频,认真研究,掌握高与低、虚与实的转换;3.请认真研究一些范文,在素材收集的过程中,多花时间去挑毛病,让自己的逻辑和框架的写作功底更加扎实。
1.站位高度不对。突出这个店可以在语句上用“特别是...”突出,体现这个店的模范示范作用,而主角只能是组织这个活动的党委政府(XXX社区),这个性质你还没有理清楚。有时候在写作上,我们可以用含糊的语句来规避这样的尴尬问题,例如,引语修改为“在这爱心涌动的季节,我们在这里举行“爱在正东·慈善一日捐”活动....”,语句的斟酌相当重要!同时,写作高度不对,你是街道领导,那么在第二段已经重点站在街道的高度写工作成效,社区只是一笔带过,用因果逻辑来写,因为街道重视,才有了社区的这个活动。这样的逻辑关系。同时,希望部分的层次可以,但是高度不对,党委政府将怎么做,这个关键点没有写出来,这就是构思的问题。素材参考的问题。
2.语句表达不行。这篇材料还属于较低档次的写作质量,主要体现各个层次直接的逻辑转换,用词用句上。例如,“我们街道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也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区能够组织这样的活动,是街道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值得肯定和发扬”,这一段完全没有表达出街道措施的举措,内容假大空,不接地气,社区举行这项工作不仅是精神什么的体现,更有接地气的语句,“改善民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这说明你的素材收集利用率不到30%。
3.学习建议:整篇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基本完成常规写作,思路和层次都写正确了,但是受限于写作经验品质不高!那么写作经验真的就完全靠日积月累才能实现吗?老师平时教的写作思维和方法技巧的东西你还没有完全掌握和运用,在写作心态上还有点急,导致了写作要点还把握不全,用词用语还很粗糙、不接地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好好思考一下,我教的写作方法。
欢迎光临 公文学堂 (http://www.gwxt.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