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驾马车和“三会一课”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9:5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驾马车和“三会一课”学习


熬夜神老师觉得一些专有名词,很值得大家学习,深入的了解掌握,然后结合实际在讲话稿中运用,对提高我们公文写作风格和水平,大有裨益,近期,熬夜神老师逐步推出一些专有名词,和大家共同学习。     
一、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原意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中国古代以拉车的马匹的多少来区分地位,所谓“三驾马车”,不是说三匹马拉的车,而是说三匹马一组一辕,分前、中、后三组来拉的车。现已产生许多引申义,如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等。
      其中,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指投资、消费和出口。
      1、内需是指内部需求,即就是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它是经济的主要动力;
      2、投资是指财政支出,即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财政预算包括发行国债,对教育,科技,国防,卫生等事业的支出,是辅助性的扩大内需;
      3、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是通过本国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自己的产品销路。
      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指世贸组织(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世界银行集团(WBG,World Bank Group)。      世贸组织(WTO)是其中最大的一驾马车,因为它是目前世界上倡导和实现全球自由贸易最强有力的组织。

      我们能够运用的是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内需和投资是我们的工作重点,而出口大部分城市都很弱。

    二、三会一课

      三会一课,即俗称的“一课三会”制度,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三会一课”制度是党基层支部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支部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
   (一)支部大会基本程序:
      ①选定议题,提前通知全体党员。
      ②会议主持人报告党员出、缺席情况,宣布会议议题,开始开会。
      ③党员围绕进行民主讨论和表决。
      ④宣布表决结果,形成支部大会决议。
  有关规定:
      ①支部党员大会一般为三个月召开一次。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推迟举行,支部委员会必须向上级党组织报告说明。
      ②正式开会时,必须要有支部半数以上的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参加,方可开会。
      ③大会决议必须经过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才有效。


     (二)支委会议基本程序:
      ①会前准备。确定议题、开会时间、地点,向全体支部委员通报情况,每一位支部委员作好参加会议的准备。
      ②召开会议。主持人向到会人员报告会议议题和议程,集体讨论,形成决议,对落实决定事项作出明确分工。
      ③整理支委会作出的决议或决定及会议记录,及时存档备查。
     有关规定:
      ①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以随时召开。
      ②召开支委扩大会议,要有超过半数的支委参加。列席会议的同志在会上可以发表意见,但没有表决权。


     (三)党小组会基本程序:
      ①会前与党支部沟通,确定内容、方法,通知党员做好准备;
      ②抓住中心内容讨论,力求统一思想;
      ③根据讨论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④指定专人负责做好记录,记录本由党小组长负责保存,党小组长要及时将会议情况向支部汇报。
      有关规定:
      ①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
      ②党小组会内容一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支部工作,结合本小组的实际情况确定,每次解决一两个问题。
      ③党小组会由党小组长负责召集、主持。

      (四)党课内容基本程序:
      ①课前准备。确定课题和讲课时间;精选讲课教员,认真备课。
      ②集中组织党员听课。
      ③课后消化,组织讨论或测试。
     有关规定:
      ①党课必须定期进行,一般情况下,每两个月上一次党课。如果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减上课次数。不过,至少每个季度一次。
      ②党员(含预备党员)必须自觉参加党课学习,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或缺席。

     请各位同学利用时间认真学习,至少要了解和掌握,打牢自己的理论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5-5-4 08:45 , Processed in 0.06840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