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领导讲话]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交流发言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22:3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
各位领导、同志们: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这就要求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同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近期主题教育学习情况,围绕“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这一主题,跟大家做个探讨与交流,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不断深化理论武装,勇树斗争意识,强化革命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清醒的前提,理论上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保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教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精神,要树牢与“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斗争意识,要树牢与“教育初心不明,教育使命不力、师德师风不正”斗争意识,不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要把提高党性修养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深刻理解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上。作为教育战线的共产党员、作为一所学校的班子成员,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强大真理力量。要牢牢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根本宗旨,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家省市教育工作大会精神及《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黄大年、马复兴等新时代人民教师为楷模,不断提高政治站位,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二、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坚定斗争态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并强调:“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 “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党培养出来的基层教育领导干部,不论党龄长短、职务高低,要始终牢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战略站位,在思想上务必要有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在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强化组织纪律性上率先垂范,在为人师表上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和监督,自觉把严明组织纪律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把严明组织纪律贯穿学校内涵发展始终,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绝不能独来独往,天马行空,游离于党组织的监督管理之外。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我们基础教育中诸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屡禁不止,而且我们教育上还出现党员干部顶风违纪等现象,这充分地暴露出我们的党员干部及教师在履行义务与责任担当上的差距,充分地暴露出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履职尽责与责任担当上的差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学校基层党组织,长期重教育而轻党建思想较为严重,党的各项制度只挂在墙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党的组织生活流于形式,学校党支部长期不开党员会,长期不组织学习,不召开民主评议活动等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也已经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了。

    以上这些问题,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要不忘立德树人之初心、要牢记教育强国之使命。这也就是为什么习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根本所在,也是自去年以来,国家、省、市隆重召开教育工作大会精神之主旨所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就要坚持党要管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

作为一名党员,要充分认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严格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要求,积极按照规定参加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增强自我斗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按程序、规矩办事,带头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班子成员要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维护班子团结,不得违背集体决定自作主张、自行其是。要充分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不断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经常开展党内及全体教师范围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用准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帮助党员及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师之初心,进而明辨是非、改正错误、统一思想、增进团结,努力达到“团结——批评——团结——育人”的目的。

三、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勇向邪恶宝剑,把纪律规矩挺在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纪律建设是治本之策。依规治党,首先是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起来。党的性质、宗旨都决定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使所有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党规党纪、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在所有党的纪律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关系到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全部纪律的基础。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党的政治纪律规范言行,才能确保在政治问题上不越红线。作为教育战线,我们每一位党员及每一位教师要树立敬畏法纪的观念,以党章为重点,全面系统学习党规党纪,把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坚持在法律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用权,做到坚决不碰“高压线”。要通过严明党章党规党纪,树立党规党纪的权威,强化党内监督问责机制,突出抓好铁面执纪、铁腕问责,切实发挥警醒他人的作用,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要规范教师行为,敢于向违反师德师风及党纪行为亮剑,进而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环境,净化立德树人生态文化,真正创造中区教育的诗与远方。

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彰显斗争精神,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要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就会滋生权欲熏心、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一系列问题,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把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选拔出来,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及教育生态文化,是增强党员队伍、教师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抓手,是陶冶党员及广大教师道德情操的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打虎”“拍蝇”,反“四风”、转作风,党内政治文化在革命性锻造中彰显了强大的生命力。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作为学校,要从学校领导做起,要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起。作为学校领导干部,要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觉尊崇党章,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凡是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凡是要求他人不做的,自己必须首先不做。运用好反面教材,使全体党员干部、广大教师明是非、辨真伪,养正气、祛邪气,真正做到对党忠诚老实,对教育强国、教育兴区担当负责,对同志真诚,对立德树人负责,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同时,作为学校领导成员,要做雷厉风行的标杆和表率。庸懒散浮是严重的“精神懈怠病”,与作风建设新常态不相适应,就像“木桶效应”,这块短板将直接影响整体水平。学校党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强弱,将直接影响教育内涵发展决策部署能否落到实处、预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因此,我们基层学校党员干部及党员教师,对于市区教育局的决策部署、发展要求,一定要有“今天能解决的不拖到明天,一周内能解决的不拖到第八天,自己能解决的不把问题上交”的责任意识,要以事不过夜的紧迫感,带头雷厉风行抓推进和抓落实,带头雷厉风行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以抓铁有痕、雷厉风行的作风推进工作、狠抓落实。

     此外,要牢牢把握服务师生这一从教之本,全力维护教育稳定促进内涵发展。必须牢记“传道解惑、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切实把以立德树人、内涵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到维护稳定、促进教育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始终把扫黑除恶、防范校园欺凌宣传教育作为学校斗争的主攻方向,为平安校园建设保驾护航。

要牢牢把握依法治校、以法治教这一治校之要,锻造过硬干净教师队伍。必须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最前面,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铁的教师队伍,不断增强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时刻做到思想有红线贯穿,行动有规矩方圆,治校有法可依,耳畔有警钟长鸣,时刻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根本任务落实,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动全校纪律作风大转变。
同志们,区教育局及区属各校(院)纵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让让全体教师始终不忘初心。因为初心是不忘恩、初心是不忘本、初心是不忘质。初心能安身立命、初心能精神永驻、初心能无往不胜,只要我们大家牢记教育强国之使命、不忘立德树人之初心,发扬斗争精神,弘扬亮剑勇气,增强斗争本领,勇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我们就能战胜前进中的一切困难,就一定能取得“中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成功!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5-11-15 03:41 , Processed in 0.06999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