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划总结] 2018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1:3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8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紧紧围绕《“食药安全 诚信河北”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省、市2018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部署,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持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举措,强化责任落实,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全县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持续稳定。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是工作部署到位。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听取相关职能部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研究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召开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各职能部门调度会等,对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及时进行了部署落实。   

二是责任落实到位。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及时调整县食安委组成人员及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与14个食安委成员单位、37个乡镇层层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三是保障措施到位。出台《自治县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自治县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自治县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自治县关于落实<“食药安全诚信河北”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实施意见》《自治县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自治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自治县创建河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加强乡镇食品安全监管站所和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协管员队伍建设,落实食品安全协管员补贴每人每年1000元,合计31.7万元,积极解决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执法装备,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监管经费保障到位。

(二)加强部门联动,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狠抓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严格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落实监管职责,强化全程监管。抓源头,推进健康种植养殖、绿色防控技术,控肥、控药、控添加剂,规范农兽药使用行为,切断有害物质进入农田污染餐桌的链条。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共查出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禽 1200 只;无害化处理死因不明动物 9000 只(头),动物产品 3100多公斤,罚没假劣种子150公斤。抓过程,县委、县政府连续组织召开了全县非洲猪瘟防控专项调度会议4次,累计出动3000余人次,对所有养猪场(户)、屠宰场、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排查。设立了14个临时消毒检查站物资已全部到位,人员已全部上岗。加强生猪调运监管和餐厨剩余物监管,塞罕坝综合执法局严格对餐饮行业和食堂的泔水及餐余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的监管;农牧局负责畜禽养殖环节投入品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违法行为。对辖区37个乡镇,行政村(社区)所有生猪养殖场(户)逐村逐场逐户进行排查,此次共排查37个乡镇,养殖户共455户、共计31003头,均已签订了严禁使用餐馆、食堂泔水或餐余垃圾承诺书,同时下达了禁止使用餐馆、食堂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的告知书并对其进行了登记普查表。抓整治,突出问题导向,扎实做好农资打假、督导巡查和畜禽定点屠宰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各800份.共查处违法案件 6起,罚款5000元,全部结案。食用农产品抽检2250批次,发现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99.8%。

二是狠抓食品生产环节监管。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先后组织开展食品生产管理培训3次;强化源头管控,对全县所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监管。落实食品企业风险等级管理,通过严格的量化评价及动态风险分析,共完成全县36家企业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并根据风险等级确定全年监管次数。分别与36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61家小作坊签订《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责任书》。引导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现已完成4家生产企业,超额完成2家。认真开展肉制品、酒类产品质量安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生产环节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治理等专项整治工作。检查食品生产企业36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3份,均已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毕;同时严格现场检查小作坊升级改造8家,新办小作坊6家,取缔黑作坊1家,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抽检109批次,合格率97%。全年,查办违法案件3件,罚没款11.5万元。

三是狠抓食品流通环节监管。深入开展农村食品、食用农产品、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婴幼儿乳粉、禽肉及其制品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检查市场主体2309户,下达责令整改686份。进一步完善食品风险分级和食品流通电子备案追溯管理体系,加强婴幼儿乳粉等高风险食品电子备案管理。积极开展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整治提升工作,筹建快检室9个(分局8个、金字农贸市场1个),形成市场开办者、基层分局、流动检测车“三位一体”的食品快速检验网络。认真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引领工程,积极培育“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大力打造优质精品肉菜专柜。创建食品超市(店)示范店111家。抽检食品393批次,不合格8批次,查办案件57件,罚没款23.28万元。

四是狠抓餐饮服务和学校食堂监管。加强旅游沿线与景区餐饮服务单位、农村集体聚餐、校园食堂及网络订餐等领域和新兴业态食品安全监管,实行校园绿色餐饮,全县98所中小学、39所幼儿园学校食堂监督检查全覆盖,督导检查情况全公示,学校食堂量化分级B级(良好)以上达到100%。开展“净网”行动,对美团、饿了么网络订餐平台全方位监管,以网管网,线上线下联动,净化网络订餐环境。落实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制度,对农村流动厨师及承接农村聚餐活动的餐饮单位备案登记。深入推进“量化分级、明厨亮灶、清洁厨房”工作,完成量化分级697户、“明厨亮灶”649户,清洁厨房678户。从春季开学至今各学校监督频次均在3次以上。创建县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街(路)”御道口牧场主街一条街。有力保障“省旅发大会”期间餐饮服务安全。全年共检查化妆品经营单位126家,保健食品经营单位138家,餐饮单位1231家,农村集体聚餐申报4家,抽检60批次,查办违法案件36件,罚没款3.6万元。

五是狠抓药品药械安全监管。对药品生产企业(天原药业)开展生产专项监管4次,主要对企业是否存在未按处方规定投料、未按规定工艺组织生产、生产记录、数据不完整等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配合市市场监管局开展GMP跟踪检查一次。共检查涉药械单位585家次,对涉药械单位药械购销渠道、是否诚信经营,数据是否真实、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储存和运输,是否违法违规销售、使用假劣药品等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开展疫苗专项检查,现已检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疫苗接种单位40家。开展药品抽验工作,根据省市抽验计划开展药品抽验工作,抽验药品44批次,按时完成了抽验任务数,药械不良反应上报工作,共督促涉药单位上报药品不良反应287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85例。

(三)加大整治力度,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加强旅发大会安全监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我县将其纳入全年重点工作,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研究制定了《旅发大会期间旅游市场秩序集中清理整顿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务求整治成效。抽调执法车辆、精干执法人员120余名集中入驻坝上,采取“大兵团”作战,分组对坝上及其周边地区449家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地毯式排查整治,所有摊点均做到证照齐全、合法规范经营,切实维护了旅发大会市场秩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被授予“承办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先进集体”。

二是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由县食安办牵头,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集中力量,以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集贸市场、农村大集等为重点业态,逐一对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食品销售者及餐饮服务单位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检查经营涉及猪肉及其制品市场主体1087户次,签订《非洲猪瘟防控责任书》1275份,督导经营者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等义务,不购进、不使用、不销售来源不明的猪肉及其制品,严防非洲猪瘟疫情蔓延至我县市场。针对网络传播沸沸扬扬、人心恐慌的“猪肉有虫事件”,我县主动作为,及时对事件展开调查,第一时间通过**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发布消费警示,向社会公众澄清事实,及时辟谣,消除群众心理恐慌。1名网络传播视频拍摄者被福满家举报后,受到公安部门行政拘留处罚,有力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是开展“三小”业态专项整治。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发放“三小”宣传材料5000份,组织开展培训2场600余人次,有效提升从业人员守法经营意识。对全县2320余家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普查建档、分类整治,悬挂食品经营信息公示牌和备案证明,公开食品安全制度、经营者姓名、健康证明,公布监管责任人和举报投诉电话,提升“三小”经营水平。2018年新增小作坊19家次,小餐饮253家次,小摊点311家次。组织开展“三小”专项治理行动3次,查处违法经营行为案件19件。

四是强化食品违法案件查办。强化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联合执法检查,先后开展食用农产品、畜禽水产品、瘦肉精、餐饮具、白酒企业、乳制品、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及中秋、春节等节日期间的专项整治行动20余次,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四)加强检验检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现全覆盖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市场监管8个分局分别建立食品安全快检室,大型超市、集贸市场快速自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监督性抽检,完善食品检测网络。

二是拓展监督检测范围。把监督抽检工作延伸至田间地头、食品加工企业,切实打通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2018年已完成监督性抽检2156个批次,抽检合格率98%以上,组织快检3792批次,实现了监督检测全覆盖、无盲区。

三是注重结果运用。通过电视台、电子显示屏、自媒体、纸质通告发布食品抽检公示信息13期,印制张贴抽检信息通告3000份,促使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提高食品质量。抓好抽检不合格食品后续处置,依法办结不合格食品案件210起,公开销毁银耳、粉条等不合格食品120公斤。

(五)加强宣传培训,营造浓厚社会共治氛围

利用宣传载体,全方位、多视角、多角度开展宣传。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标语、墙报、黑板报、宣传单、横幅等多种载体,拓展宣传面,大力宣传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的成效。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重点重点时段,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新《食品安全法》宣传。利用电视、宣传展板、条幅、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新《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推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和消费维权。全年共播发公益广告23600余条,发放食品安全宣传单2万余份,张贴标语500余条,先后开展执法人员培训、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3次,营造了人人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选聘乡村协管员317名,充分发挥“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延伸食品安全工作触角。

(六)加强应急建设,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得到有效防控

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健全重大信息报告机制和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妥善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防止和减轻社会危害。组织开展**二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1次,有效提升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随着科技进步和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深层次矛盾和新问题不断显现,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相对滞后。食品药品监管属高风险低燃点行业,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引起社会反映并迅速扩散,食品安全问题时刻被广大人民群众关注。食品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但基层监管的硬件设施、人员培训、工作经费等方面保障不够,食品安全基层监管一线依然面临监管点多、面广、线长、执法人员少、执法装备差的窘迫状况。基层食品安全技术监管水平亟需进一步提升,部分监管人员对有关食品常识和检测操作技能掌握不熟练,实际操作能力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关键点。过去那种人盯人、人盯事监管模式已经落后,要充分发挥智慧监管、大数据监管作用,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食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食品安全宣传氛围仍有欠缺。食品安全宣传载体和方式还不够丰富,食品安全知晓度、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对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认识不足,对食品及原料索票索证、生产加工控制、食品出厂检验、产品标识、从业人员要求等落实不到位。一些消费者由于受消费水平及消费观念影响,食品安全法律维权意识薄弱,食品安全参与及监督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

三、下一步工作

下步工作中,我县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纠建结合,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抓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和程序,强化综合协调能力,围绕食品安全重大决策部署督导落实、重大治理行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责任落实等破解监管薄弱环节,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发挥更大作用。强化食安委成员部门配合协作,定期研究通报食品安全工作,不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和综合执法,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大力强化基层监管体系建设,落实乡镇、街道食品安全职责,明确专职岗位、专职人员,建立联动联防机制,实现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管理。

(二)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力度。强化市场监管、农业、卫计等部门日常监督检查责任,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品种、重点问题的日常监督检测力度,督促企业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溯源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和打击食品违法犯罪,坚决防止危害较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

(三)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快检车和食品快速检测室作用,加强与第三方检测结构互补配合,继续强化日常快速检测和监督性检验检测,强化检验检测结果运用,及时发布检验检测通告和消费警示,依法查处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行为,确保后续处置率100%,实现食品安全风险早发现、早处置。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建立应急响应、检测分析、医疗救护、善后处理、信息发布工作制度,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的损失和危害。

(四)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力度。广泛宣传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政府抓好食品安全的决心、部署和成效,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食安创建,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法制宣传和培训,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培训制度,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强化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五)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机制。加大基层基础投入保障力度,在监管执法和抽检经费方面继续向基层倾斜。积极推动党政同责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机构、队伍、装备、经费落实保障到位。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一定牢记使命,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四个最严”总要求,全面履行监管职能,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唱响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品质消费主旋律,推动食品、农产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我县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中共**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
                        2018年12月28日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19 23:38 , Processed in 0.10822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