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文学堂 于 2015-9-12 11:03 编辑
举措扎实有序整改落地有声(整改进行时)
这是一篇成效类的新闻信息,在写作的手法上与简报类的有本质性的区别。简报类的让人感觉框架层次相对比较固定,而成效类的新闻信息却让人感觉整个框架灵活多变,好像每一段都是随心所欲在写!真的是这样吗?有规律可言掌握吗?写作难吗?这些问题都有答案!
举措扎实有序整改落地有声(整改进行时) 《人民日报》(2014年09月28日01版)
本报西安9月27日电(记者王乐文、方敏)9月11日,陕西礼泉县,秋雨初停,昭陵社区高菜尧村的李大爷扛起修剪果树的梯子往山上走去。“这连着几天的雨,下得地上湿漉漉一片。幸好家门口这段路最近修成了柏油路。”李大爷刚说完,隔壁一户年轻人开着一辆运货车迎面而来,将车直接停在门前。而之前,车子只能停在离家很远的大路上。(成效类新闻信息第一段都是以典型的实例作为开端,而简报往往是以四平八稳的引导语来做开端,为什么会有区别,区别在于受众不同,读材料的人不同,决定了写作不能那么呆板,必须有一定的故事性。)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陕西礼泉县紧盯“四风”问题,坚持不避难,立行立改、建章立制,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办实事好事。(成效类新闻信息第二段或者第三段,往往就回归到主题,一到二个事例烘托氛围之后,我们的主题就要出来了,也就是引导语要出来了。如果说事例是现象、那么引导语的回归就是本质,就是材料的核心和主题) 礼泉县11名县委常委集中半个月时间深入各自包抓联系点,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和群众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兑现对群众的承诺,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目前,已完成17个村135.2公里的渠道衬砌工程,新打机井12眼,新建农村供水工程9处,新修乡村道路150公里。(内容段,除了引导语,具体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成效,都是要体现出来。) 抓整改,落地有声。全县会议数量和文件总量同期下降31%,办会费用节约25%,“三公”经费支出较去年同期下降35%,取消不符合规定的836户1830人低保资格……礼泉县县委书记孙矿玲告诉记者,礼泉县委常委班子专项整改共4个方面42项整改,目前已完成33项,20项专项整治已有18项取得初步成效。“整改就要狠抓落实,落地有声。”孙矿玲说。(成效段,这样的一段可以单列写,也可以融合到某一段去写,作为主题的支撑,在框架上具有灵活性,写手在写之前就要谋划好!) 如何才能巩固这些成果,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制度机制最可靠最有效。”礼泉县县长王强民说,礼泉县针对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通过归纳梳理形成了系统完善、相互配套的制度体系。(最后的收底比较灵活,有事例型收底,也有话语型、总结型收底,没有太大固定性,看写手对材料的安排,在篇幅上都不长,主要是对主题进行总结和升华。)
大家看到,不管是信息还是简报,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都有其固定性和规律,拨开迷雾见本质是关键,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写手,你一定能够更加深入的掌握里面的写作手法,那么写什么都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