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开展全国扶贫日活动
这是一篇活动类简报,选取这篇简报的原因,主要是近期有两位学员在写此类简报,作为样本拿来学习研究。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打造美丽乡村亮点 ——市政协开展全国扶贫日活动 (主副标题的写法,主标题体现领导强调,副标题体现活动主题)
10月17日是全国首个“扶贫日”,市政协主席陈石前往花溪区,调研扶贫开发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引导语作全面而简要的介绍) 今年8月,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区委、区工商联来贵阳扶贫帮困,宣布帮扶花溪区,捐赠的项目现金和物资折算金额共计334.674万元,涵盖乡镇卫生院建设、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这一段,是一段前因后果,放在这里很巧妙,这是平时我们写作的时候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比较纠结的地方,笔者直接拿到前面来说明原因,然后才了有当天的详细了解此事)当天,陈石向花溪区详细了解帮扶项目推进情况,并督促资金已到位的项目抓紧落实。 随后,陈石一行先后来到马铃乡马岭村村民曹树云、曹树光,谷中村村民邓康红、邓康平家中走访慰问。陈石叮嘱当地政府要及时解决贫困村民的房屋修缮、生活来源、就业渠道等问题,促进其早日自食其力。(过程) 走访调研结束后,陈石召集当地相关部门在谷中村村委会座谈。花溪区、马铃乡、高坡乡相关负责人先后汇报扶贫开发及美丽乡村建设情况。今年,花溪区扶贫开发工作将完成1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减贫摘帽”工作,并帮助2570名贫困人口脱贫。(过程)这里三个过程其实整理成一到二段来写,其实更好看,太分散,让框架立不起来,这里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陈石强调,要加强产业扶贫,增强老百姓自身的造血功能和良性循环。好的扶贫项目要推广经验、举一反三,覆盖到全乡镇。乡镇建设要打造亮点,通过区指挥部的全力协助,到明年上半年把马铃乡、高坡乡建设成美丽乡镇。陈石勉励大家迎难而上、同心协力,协调各方资源做好马铃乡、高坡乡的扶贫工作,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领导要求强调部分单一段来写) 市政协副主席陈鲁西、夏钢、杜正军,秘书长张年举参加调研。(其他参与人员) (本报记者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