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研报告] 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关于公共机构双碳治理的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17 19:5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关于公共机构双碳治理的调研报告


近期,国家及省市接连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要求公共机构从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的投入、绩效管理(碳排放评价指标)、“零碳”排放实现路径等5个方面着手,达到公共机构的“零碳”管理与运行要求,实现“近零”“净零”“零碳”公共机构目标。面向未来,公共机构要转变观念,正确理解今后节能工作被赋予新的内涵,要着眼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基础上,从宏观上做好发展与减量的协同,从微观上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节俭意识的创新与进步。


一、要准确把握公共机构“双碳”治理内涵与目标要求


目前,我市公共机构碳排放分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直接排放主要是指化石燃料在各种类型的燃烧设备中发生氧化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具体有锅炉房的燃煤、天然气、燃油,食堂消耗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煤、燃油,公务用车消耗的汽柴油;间接排放主要是指消耗外购电力和外购热力产生的排放,具体有照明、空调(新风)、电梯、电开水器、水泵、办公 (教学、科研、医疗)设备、数据中心机房等所消耗的除光伏、风力等可再生能源以外的外购电力,以及采暖、生活热水所消耗的除光热等可再生能源以外的外购热力(热水或蒸汽)。据2020年统计,我市公共机构数量约1534家,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约19647吨标准煤,其中电力消耗11180万度,天然气消耗121.43万立方、汽油消耗204.62万升、柴油消耗50.47万升,液化石油气46.24吨、其他能源消耗1426吨标煤,分别占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总消耗量的85%、0.9%、1.6%、0.4%、10.9%。现阶段做好公共机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着手摸清公共机构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分析排放趋势、研判峰值目标。按照浙江省《零碳公共机构建设与运行规范》的碳排放评价标准,开展碳排放核算工作。依据区域发展阶段和能源消费特性,科学分析碳减排潜力,科学合理制定示范单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低碳转型方案、行动技术路线图和关键措施。力争到2025年把我市公共机构领域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在23835吨标煤,碳排放总量控制在59587.5吨,人均碳排放控制在621千克,人均用能控制在1052千瓦时。


二、要准确把握公共机构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与实践要求


就一般而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有4个途径:利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特别是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利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捕获、利用或封存;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林业碳汇。公共机构处于能源消费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最主要的路径是前2个:尽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或者不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直接排放,有效提高外购电力、热力等能源利用效率,减少间接排放。


(一)以优化能源结构为引领,推进能源使用清洁化。加快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替代。合理控制柴油、汽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消费。积极发展散布式太阳能发电和分散式风电等清洁能源以及对应的储能技术的使用,因地制宜推动“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积极开展“新能源+储能”的应用,扩大绿色能源使用占比。力争到2025年底,市级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利用安装光伏电站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利用安装光伏电站比例不低于40%。


(二)以电能替代为重点,推进能源消费电气化。推动机关、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食堂电能替代,逐步实现全电厨房,减少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消费;加快燃油公务用车替代,积极应用新能源汽车,鼓励绿色出行,减少汽油、柴油消费,力争在2025年底,新增和更新公务用车(应急保障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除外)100%实现新能源化,新建公务用车集中式充换电站5座以上,分散式充电桩500个。进一步提高电气化水平,加快推进绿色数据中心认证等节能降碳项目的实施,不断完善老旧设备替代升级改造,持续推广低能耗低碳产品、设备设施的应用。


(三)以绿色建筑为驱动,推进能源利用高效化。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按照《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要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推动公共机构既有建筑通过节能改造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促进绿色建筑比重不断加大,力争到2025年,提高公共机构绿色建筑比重2%以上。加快推广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逐步提高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比例。持续开展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照明、空调、电梯、机房等综合型用能系统和设施设备节能改造。针对重点用能单位,制定“一楼一策”专项工作方案,推进节能降耗。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增强示范带动作用。


(四)以绿色办公为载体,推进资源配置标准化。严格执行公共机构办公用房标准,合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统筹调剂余缺,避免闲置浪费。加速推动无纸化办公,倡导使用再生纸、再生耗材等循环再生办公用品,限制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加大绿色采购力度,带头采购更多节能、低碳、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标准产品。充分采用自然采光,实现高效照明光源使用率100%。合理控制室内温度,严格执行“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的标准。探索建立办公电气化产品、家具、设备等资产配置标准与共享机制,建立资产调剂平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五)以绿色行为为引导,推进资源利用减量化。重点推动公共机构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广减量化措施,鼓励建设废旧物品回收设施,推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办公家具等废旧物品循环再利用;鼓励公共机构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区域性、系统性工作提升。落实国家塑料污染治理有关要求,推动公共机构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积极推进制止餐饮浪费,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制止食堂餐饮浪费,加强食品在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减损管理,抓好用餐节约。加强制止餐饮浪费宣传引导,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推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机构使用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大力倡导“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为干部职工践行“135”出行方式提供便利条件。


(六)以数字赋能为支撑,推进能源利用精准化。全面落实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国家战略举措与要求,坚持“以数字科技驱动业务和管理变革”推进数字资产化,不断夯实数字化基础,为公共机构“双碳”治理注入全新动能。一是完善“XX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数字平台体系”,形成完整的能源资源消费数据链,推动绿色办公、绿色建筑、绿色食堂、绿色出行、绿色机房等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开展与市财政局、市编办、市国家电网、市自来水公司、市蓝焰公司等单位数据合作创新实践,形成一批数据合作协议和数据要素价值跨域融合的场景应用,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定额管理新模式提供数据基础支撑。二是开展碳监测、碳计量、碳分析、碳足迹、碳优化等碳生命链分析,规范能源资源消费及碳排放数据统计,开展统计数据会审和质量抽查,分析各地区、各类型、各层级公共机构用能、用水和碳排放特征及水平,测算各环节、各部位、各设备节能降碳潜力,强化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为公共机构开展“先行示范窗口”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数据和系统支撑。


三、要准确把握公共机构在碳达峰碳中和的使命和示范要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会产生重要变化。公共机构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一是公共机构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公共机构包括机关、学校、医院等,类型多、数量多、人员多,而且很多单位直接面向社会大众人群,公共机构带头推进低碳办公、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能够有效带动形成勤俭节约人人尽责、节能减碳人人担当、绿色环保人人作为、生态文明人人践行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公共机构能发挥少数关键作用。各级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既是能源资源的消费者,也是生态环保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这些角色定位决定了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应当率先垂范,将自身节能降碳的实践经验作为制定政策、完善制度和实施考评标准的重要依据,能很大程度提升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形成推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始终引领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4 22:29 , Processed in 0.10783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