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先进事迹] 齐鲁乡村之星事迹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27 19:3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齐鲁乡村之星事迹材料

在高密西乡,只要谈起蓝莓种植就会说到他;只要说到“村社共建”也会提到他,但只要一见面,就令人难以置信,这样一位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刚过四十却已经完全秃顶,普普通通的农村汉子却是拥有一个固定资产1000万元的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带动村民致富、被十里八乡老少爷们频竖大拇指的“能人”。他叫高原城,高密市瑞源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长。

1975年12月,高原城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市柴沟农村。从小到大,他目睹了村民劳作的艰难和农村发展的缓慢,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辛辛苦苦没有多少剩余。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没有甘于人后,反而不断琢磨钻研, “种庄稼只能解决温饱,要想增加家庭收入、过上小康生活,必须种植经济作物。”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高原城先把自家的几亩地当做“试验田”,同时到河南、寿光等地学习种植技术,遇到不懂的事情及时向别人请教,认真学习别人的良好经验。创业总是艰难的,但他并没有退缩,依然坚持不懈,不但没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被淘汰,反而以可靠的信誉和过硬的质量稳了脚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摸索,高原城愣是从土坷垃地里刨出了金豆子,他种植的的蔬菜、水果等产品,每亩地每年为他创收近6万元。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高原城一定能成为村里乃至镇上的“小富翁”,然而,尝到了甜头的高原城又有了新的想法。何不自己办个企业,自己做老板?凭自己多年的管理、销售经验,应该不成问题。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父亲时,作为村里的老党员,父亲告诉他说:自己富了不算富,村民抱团都致富。扩大规模首先要解决的土地问题,为什么不让村民用地入股增加收入呢?而此时,高原城又从新闻中看到,党委政府对农村土地提出了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的要求。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高原城主动找到村委,由村委出面号召村民以土地入股,成立了合作社。

2013年10月30日,高原城自筹资金1000万元的高密市瑞源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吸引98户社员、430亩土地,建成了以种植蓝莓、大樱桃、酥梨等为主,同时开展果树、蔬菜种植销售,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产品,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种植基地。在实现农民受益的同时,也通过分红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民年户均增收8000元,村集体年增收3.2万元。科学的决策,规范的管理,促进了合作社健康发展。注册“梅达四方”商标,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认证;2017年XX市示范合作社;2018年山东省示范合作社;一项项成绩和荣誉见证了合作社事业的快速发展。

饮水思源,事业发展不忘为村民的做些贡献,积极为村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特别是几名家庭困难的村民,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及收入,先后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剩余劳动力70余人,人均每年增收2万多元。时至今日,高原城依旧通过合作社,不断的致力于增加村民实际收入的工作中,为村民生活的改善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他认为,只要村民都富裕了,乡村振兴的伟大工程就会进一步引向深入。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10 02:35 , Processed in 0.11021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