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研报告]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14 20:1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扩内需的重要载体。县乃国之基,县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层次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县域城镇化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质效、现代化发展成效、城乡融合成色。


从中央到地方,都体现了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关注。2020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去年6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政策“组合拳”,印发了《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为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指明了新方向。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11月14日习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11月18日,住建部发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强县工程,大力推进县城提质增效,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县城人居环境,提高县城承载能力,更好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上级部门精神,在省十四次八届全会、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小城市培育,促进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省委书记袁家军在山区26县跨域式高质量发展暨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上强调要聚焦特色,一县一策,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县城综合能级,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集成。


当前,我省城镇化率已达到72.17%,在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征程中,作为联系城乡关系枢纽的县城作用将进一步突出。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尊重发展规律,做到统分结合。


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其发展应该置身于城乡有机统一的巨系统中考虑。从统的层面来说,应该坚持系统观念,把城市、县城、城镇、乡村作为统一整体,统筹谋划城乡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形成梯度辐射、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乡体系布局。同时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格局,高效赋能乡镇,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从分的层面来说,尊重城市、县城、城镇、乡村内在发展规律,分类考虑功能定位、建设理念、产业布局、生态建设。


(二)突出功能定位,实施分类指导。


我省54个县涵盖着城镇与乡村,历史发展、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从空间上可以分为大城市周边型,区域节点型,山区型;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生态功能,海洋经济,城镇化主体功能;从主导产业上可以分为制造业,服务业,外贸,生态农业等。不同县域经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都具特殊性和复杂性,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县城空间等现实条件,明晰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构建差异化协调推进的县域城镇化发展道路。


(三)优化县域城镇体系,实现有机贯通。


构建县城-重点镇-一般镇-美丽乡村四层县域城镇化体系,提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通过不同节点增长极培育,形成集聚带动效应,形成县、镇、村三级有机贯通的城乡发展新循环。大力发展县城中心城区,保障各类要素资源向中心城区倾斜,不断提升能级,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基础条件好的县城尽快发展为高标准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努力将超过10万人的中心镇打造为就近城镇化载体和城乡资源集散中心。优化村庄布局,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类分类推进村庄发展,推进乡村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有选择、集聚的配置,与乡村人居空间的收缩相辅相成。


(四)注重区域协同,实现协调共振。


立足于各县自身的区位、资源和发展优势,提高站位,从区域发展大格局或国家层面上找准县城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明确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与上海、XX、宁波以及周边城市的关系,扬长避短、拉长优势、精准施策,科学确定县城规模、空间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做出规划,提升县城发展核心竞争力,助力塑造资源高效配置、信用信息共享共认、资源环境可承载、产业发展互补共进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现县城发展与区域的协调共振,推动县域经济迈向都市经济。


(五)开展县城提质,优化县城人居品质。


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新基建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扎实推进“新城建”,提高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实施县城有机更新,弥补县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的不足,采取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改造老旧城区,健全宜居宜业的县域生活圈体系,营造县城独特城市风貌,强化宜居人居环境营造,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利用,传承县域精神文化。有序实施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完善县城生态绿地、廊道系统、慢行网络,推进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产业、绿色市政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抓好县城和乡镇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县城优美生态环境。


(六)加强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发展。


通过数字赋能全流程改造规划建设管理等内容,让县城的资源利用更充分,管理更精细,生活更便捷,撬动城市发展新动能。加快布局5G基站、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开展新型智慧县城试点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挖政府诉求、群众需求,构筑“以县城综合运行中心为脑,以物联感知为眼、以公共服务等城市应用为手,以互联网+为脉,连接各行业数字技术应用”的整体智治格局。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5 00:00 , Processed in 0.12280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