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研报告] 乡镇农村公路建设对乡村振兴工作影响的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14:5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镇农村公路建设对乡村振兴工作影响的调研报告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重要命脉,也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和对外形象的集中展示。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基础性、公益性的设施,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现就我镇农村公路发展情况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影响分析如下:


一、农村道路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习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深化推进扶贫攻坚工作部署,以大力夯实农村道路交通基础、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为核心抓手,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的实事之一,让好公路带给群众方便、快捷的生活,带给群众富裕的生活。


从广片是我镇的西瓜、柑橘等水果种植大片区,以前这个片区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爱的是这里每年有1万多亩西瓜,4千多亩枇杷以及其他水果,恨的是联通该片区路太烂,路长,没有硬化,经常有大车压,一到下雨天,路滑水坑多,收水果的车不好出入,地村民不好出行。镇领导很关心这个事,多方寻求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终于在2017年7月,完成了从广至串钱公路改建,全长4.585公里,路基宽度6.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5米,共投资225万元。路修好后,大大缩短通行时间,不光水果容易运出去,还引来了蔬菜基地老板的投资。


通府城路县道X34途经我镇联兴村、文合村、香泉村,虽然很早就实现了硬化,但是重车压严重,路面坑坑洼洼,是事故多发地,道路严重制约沿线火龙果、柑橘、甘蔗的运输。2020年上半年全部铺设了柏油,路通畅了,交通事故减少了,沿线的水果好卖了,沿线还办起了农家乐,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


二、农村道路发展存在短板


对标新时代,虽然我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但是我镇农村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与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有限,我镇还未能实现屯屯通公路的设想,一些较危险路段也未能安装防护栏。濑琶村文江路上有二中、六小、四小三个学校到上放学时来往车辆多,但是公路硬化面小,一到学生放学、上学道路拥挤,特别是下雨天,车辆拥堵寸步难行,经常有群众来访反映情况,因为涉及到征地等问题,需要大量资金。通往从广的路上有一条桥已破败不堪,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没有资金来源,无法开展修复工作


二是建设标准不高。在已建成的农村公路中,很多硬化路面由于地基比较薄,在经常超载,重车压的情况下,很多路面塌陷、有严重裂缝等情况,有一些路面比较小仅能容一辆小车单向通过。例如:通往大皇后村委公路来往大车比较多,但是路面较窄,亟需拓宽。。


三是管养机制不全。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原则,由于镇、村两级缺乏管养机构和资金,基本处于无人管养的状态,部分道路出现破损严重、行道树遮挡视线、灌木挤占路面等问题,严重影响出行安全。


三、农村道路发展建议


习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为高质量修建我镇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建议:


(一)加大投入。根据《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应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依据我镇实际情况,一方面要加大财政配套资金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一是向上争。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争取更多的窄路加宽、危桥改造、安保工程、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等项目计划,争取更多的里程进入管养笼子。二是镇村筹。镇村两级作为农村公路建、管、养的主力军,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通过项目整合、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加大对镇村组道路建设、管理和养护的投入。三是群众集。充分发动广大群众树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思想观念,自愿集资,主动捐款,助力农村公路建设。


(二)提升品质。今年将实施的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力争全部按照4.5米宽的标准进行硬化。同时,注重路景结合,推动农村公路提质升级。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危桥改造、窄路加宽和断头路建设,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


(三)加强管运。健全管理机制。镇村建立相应的公路管养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建立县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公路管护队伍,落实“巡查、反馈、处置、督查、通报”五步工作法;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做到路有人管、沟有人清、树有人养、杂有人除。推动养护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对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推行“专业化养护”模式,对农村公路小修保养,积极构建“群众性养护”模式。 全力为群众创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4 13:21 , Processed in 0.10496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