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作方案] 区司法行政系统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13 23:1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区司法行政系统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XX”、奋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的决策部署,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根据《浙江省司法厅关于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的通知》《XX市司法局关于印发XX市司法行政系统“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提高乡村建设的法治化水平,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XX辨识度的法治乡村,以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二、活动目标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扎实推进乡村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发展完善有XX特色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更加方便快捷、精准高效的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村(社区)法律顾问、法治宣传教育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活动时间


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


四、主要举措


(一)优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平台建设。以公共法律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牵引,推进实体、热线、网络平台融合发展,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化应用试点,探索区域公共法律服务指数化评价,打造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公共法律服务小程序,推动“掌上办”“指尖办”“随身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向偏远农村地区延伸,随时随地为乡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以公共法律服务乡村示范点建设为引领,开展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强化基层站点职能,提升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能力。(牵头科室: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2.开展“公证进乡村”活动。深入推进公证服务向乡村延伸,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站(点)设立1个以上公证咨询联系点,公布咨询电话及在线咨询、公证预约、在线申请等公证获取方式。推广应用远程视频公证,组织公证人员到农村开展巡回办证、驻点办证,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加快公证数字化改革,推行“一证即办”“一网通办”服务模式,普遍实行证明材料清单式、一次性告知制度。依托村(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广泛宣传公证法律制度,引导农村群众运用公证手段维护合法权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牵头科室:湘湖公证处)


(二)深化乡村法律援助工作


1.加强农村法律援助保障力度。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深化落实《XX市法律援助条例》,对农村患有重大疾病的老年人,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妇女和重度残疾人等遭严重侵权主张权利的,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宣传,使农村困难群体及时了解法律援助政策、知晓法律援助服务内容和获取途径。加强与民政、残联、妇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农村法律援助协作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建立全区共享的法律援助志愿律师资源库、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专家库,优化法律援助资源调配,加大支付宝、微信端法律服务普及力度,实现法律援助服务资源均衡供给。(牵头科室: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2.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措施。加强法律援助“全市优办”,落实《XX市律师行业做好法律援助工作若干规定》,完善一站式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实现法律援助服务延伸覆盖到偏远乡村。推行“三农”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现场审批指派。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援助宣传员、引导员、代办员作用,建立完善的基层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网络。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 提高涉农法律援助案件评估比率,切实保障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牵头科室: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3.开展法律援助专项服务活动。结合“建党100周年·党员进社区”活动,组织开展“民呼我为·法律服务进乡村”专项服务活动,加强偏远乡村法律援助服务供给。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工“无欠薪”专项服务活动,组织援助律师、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农民工集中的镇街、社区、企业、建筑工地等场所,围绕农民工的实际需求,通过举办讲座、现场法律咨询、发放劳动纠纷一次性告知书、告知法律援助申请途径等形式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设立法律援助“无欠薪”专门窗口,对群体讨薪等案件,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为农民工维权提供优质法律援助。(牵头科室: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三)实现乡村法律服务多元发展


1.提升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质效。全面深化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规范,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提升补贴标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绩效管理。落实“五个一”活动,支持引导每位村(社区)法律顾问办理一件涉农法律援助案件,举办一场“乡村振兴法治课堂”,服务一次乡村换届选举,参与一次矛盾纠纷化解,组织一场涉农法律咨询。(牵头科室:律师与仲裁工作科)


2.开展乡村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实现乡村市场主体法律顾问网格化全覆盖,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乡村企业进行“法治体检”。结合“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聚焦农业农村重点产业项目,宣讲涉农法律政策、开展培训,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各地组织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走访1次以上,为辖区内企业单位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企业梳理合同违约、债权追索、租赁担保、劳动争议、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分析研判企业生产经营易发多发法律问题,提出建议,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助力乡村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牵头科室:律师与仲裁工作科)


3.开展律师行业“百家律所支部联百村”活动。组织推荐党建工作强、管理规范的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结对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党支部,由熟悉乡村法律事务的党员律师为村“两委”和村民对口提供法律服务。结合律师行业党建“三年创优、整体跃升”工程,坚持把“百家律所支部联百村”活动放在法律服务为民中统筹推进,组织党员律师广泛参与公益活动,展示党员律师良好精神风貌,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牵头科室:律师与仲裁工作科)


4.推进乡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矛盾纠纷化解的顶层设计,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工作证制发工作,分级分类制作发放人民调解员工作证,确保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规范调解。推进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实现村(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六统一”。通过专题培训、“以案释法”等形式,提高村(社区)人民调解员法治意识、法律素养和依法调解能力。在做好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的基础上,在重点时段、重要时刻和重大事件组织调解员走村入户,进行排查化解,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牵头科室: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


(四)持续深化法治乡村建设


1.开展乡村主题普法宣传。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宪法进乡村”,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推动宪法精神进村入户。充分发挥XX区民法典讲师团等的作用,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民法典宣传宣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注重以案释法、案例教学,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大力宣传乡村振兴、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等与XX区奋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密切相关、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牵头科室:普法与依法治理科)


2.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强“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积极引导干部群众依法参与乡村治理。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团体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组织开展面向家庭的普法主题实践活动,建设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的模范守法家庭,引导村民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风尚。(牵头科室:普法与依法治理科)


3.推进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等为重点,加快培育“法律明白人”,加强日常培训、评估和动态管理,引导“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村务(居务)管理、投身法治创建活动,确保至2022年底,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培育5名法律明白人,基本实现每个村(社区)民小组至少培育1名法律明白人。(牵头科室:普法与依法治理科)


4.创新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围绕XX区关于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XX”、奋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的重要部署,继续发挥好“一镇(街道)一品”法治文化实体项目作用,推动美丽乡村法治乡村融合建设,将乡村(社区)的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未来社区、乡村新社区建设,确保至2025年底,实现每个村(社区)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阵地。坚持普法宣传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打造具有XX特色的法治文化,推动XX特色的法治文化深入人心。(牵头科室:普法与依法治理科)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科学谋划部署。各科室(中心)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要把这项活动纳入当前及今后两年的重点工作,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有序组织开展活动,发挥好司法行政的职能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二)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实效。各科室(中心)要根据部署要求,因地制宜,认真组织实施。要贴近乡村群众对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的需求,创新自选动作,丰富活动形式,提升服务能力,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与涉农相关部门联系沟通,通过设立活动示范点、开展经验交流、组织工作调度等形式,推动工作落地落细。对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研究,采取切实有效举措予以解决,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总结经验,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宣传报道,运用“XX司法”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宣传媒体,多层次、多角度展现活动开展情况,扩大社会影响力。要注重培育亮点特色,对活动开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扬,形成以点带面示范效应,推进活动走深走实。各牵头科室要总结经验做法,及时报送工作信息,报送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并在每月月底前向办公室报送工作推进情况,办公室择优推送至省市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20 08:31 , Processed in 0.11900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