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研报告] 某市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建设思路及优化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7 07:1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市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建设思路及优化建议
智慧园区,是指融合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区域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具备产业集聚能力、企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先进园区。

近年来,全国各地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产业服务体系为核心的智慧园区建设加速,苏州工业园区、无锡高新区、上海静安区面向区内企业及人才建设的多层式服务平台推进了政府各部门行政效率与各企业、人才办事效率的共同提升。我们感到,智慧园区建设有利于为区域内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共性基础和生态环境,有效促进*市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

一、*市各园区目前存在问题

1.政企信息不对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和地方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扶持政策也越来越多,但在实际推进中,很多企业对这些关乎自身发展的政策毫不知情,政企信息不对称是让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都大为头疼的一个问题。一方面,由于企业忙于企业生存,不重视与行业有关的信息交流,使自己陷于“信息屏蔽”的状态;另一方面,政府发布的很多政策内容较复杂,缺少专业的“政策解读”培训和指导,导致企业办起事颇费功夫。
2.数据统一归集难。企业数据调研是政府职能部门了解“家底”、制定发展方向、出台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数据除了真实、可靠外,时效性也非常重要。然而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主要通过电话咨询、实地走访、定期报表等形式,人力物力投入大,耗时长、难度大,数据得出的结论维度较少且真实性较难保证。并且由于各个条线经常出于不同需要,在不同时间节点要求企业重复报送相关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部分企业的反感,增加了数据归集的难度。
3.区域经济监测难。现阶段,可直观反映企业运行情况的经济数据主要分散在财政、统计、发改、经信、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传统的统计学很难将分散在不同行政级别和部门的经济数据完整统计并进行全面、准确、及时的评价分析;而如企业日常门禁打卡信息、电力使用情况等可侧面反映企业经营运转情况的实时数据,由于缺乏相应的数据采集及分析机制,几乎不可能被主管部门掌握。因而,当前对区域经济(小到各科创园区及产业园区、大到各区镇及全市范围)运行状况进行监测预警、评价分析以及趋势预测仍“可望而不可即”。

二、优化建议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先行先试。建议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统筹推进全市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发挥顶层设计、规范标准、统筹协调方面的引导作用,必要时成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协调打通现阶段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建立健全管理评估和运营保障体系。同时,鼓励目前企业集聚度高、产业发展速度快的科创园区及产业园区先行先试,打造基础设施智能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的微观智慧园区。
2.选择专业服务公司,立足需求导向推进平台建设。以提升政府管理服务、促进企业生产运营、保障平台信息安全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选择服务能力高、技术能力强、解决方案优的专业机构作为*市智慧园区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方,平台的整体架构设计以业务应用为依托,以落地数据为根本,构建融合开放的框架体系。同时为优化投资管理方式、避免服务器设备重复购置,建议平台软件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及数据库的部署使用*市政务云计算中心服务器。
3.完善政策服务功能,提高政企协作数据归集效率。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造政策服务平台,整理并收集国家、省、市、区县关于经信、发改、科技、人才、商务等各条线的各项政策,通过专业解读和关键信息划分吸引企业自主填报及更新关于销售、税收、用工、节能、研发、专利申请等信息,一方面可进行企业数据收集更新,另一方面还可结合相关数据对企业发展现状进行智能分析和匹配,快速找到适合企业申报的对标政策并指导企业进行相关申请工作,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4.整理整合有效数据,实时分段监测分析区域经济。根据企业的位置、用地面积、用电用能情况、税收情况、销售情况、用工情况、环境污染、安全生产情况等信息,监测包括宏观经济指标、中观重点产业以及微观项目等方面的运行状况。在线建立各类数据报表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核算亩均税收、单位能耗、企业综合素质等,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企业综合发展情况,建立完整的企业信息画像以及全市企业发展情况数据库,同时通过多种数据源的历史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找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为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企业发展扶持等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量化决策依据。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20 13:54 , Processed in 0.11158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