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框架结构问题] 高速公路安全专项检查时的讲话提纲请指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7:3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高速公路安全专项检查时的讲话提纲
(2008年12月15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第一次来××进行安全专项检查,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与理解。这次检查,看了三个标段的施工安全管理情况,尽管只是翻坝的三分之一,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总体感觉是:主要领导非常重视,(王厅在沪蓉西就是分管安全的,到翻坝后经验更丰富,认识更深刻,抓得更主动,要求更严格);分管领导非常得力(曹指、张总不仅不时多次抽查各项目部的安全工作情况,而且这次是从头至尾陪同检查,非常诚恳地听取反馈意见,让我们很感动);制度措施比较到位(从汇报材料看,前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该建立的制度都已要求建立,并反复进行了多次安全的专项检查,使各项目合同段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对我们的检查工作非常支持和理解);建设开局形势较好(建设刚刚开始,各项管理应该说是比较规范的,这次检查虽然没有全部覆盖,但通过总监办的介绍,安全工作已被各项目部的主要领导所重视,有认识有行动)。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抓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始终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这一点,应该说已经形成共识。

刚才小黄和小王反馈的问题,可能大家都感觉到了,只是有些不系统罢了;我们之所以让大家来一起听一下,主要是想帮大家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有目的、有重点的整改,促进我们的安全工作搞得更好,最后达到皆大欢喜的局面。

下面结合这次××检查的实际,我说几点想法,供大家一起讨论。

在安全问题上,我们常说,没有出问题,不等于没有问题;现在没有出问题,不等于以后也不出问题;虽然以前我们都是这样做的,不等于这种做法就肯定是对的;通常我们认为是最不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和部位,不等于是最安全的。俗话说:响鼓要用重棰擂,擂响了,终会起到警示作用。

1、在总的指导思想上,要牢固树立“一个理念”:安全质量重于泰山,牢记在心时刻不忘。尤其是我们从事交通工程建设的人,一定要始终绷紧安全质量这根弦,不能有半点放松。

2、在安全管理的措施上,要始终坚持“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安全专项经费使用到位,这是安全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二是确保专职安全工作人员到位,这是安全工作能够正常进行的重要基础。没有资金做保证,安全工作寸步难行;没有人来具体抓,安全工作就形同虚设。

3、在安全管理的程序上,要切实做到“三个落实”:一是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要坚决落实,安全防范意识必须做到全方位、全过程;二是施工前的安全交底制度要坚决落实,要让全体施工人员知道危险源所在,明明白白施工,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三是每次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要坚决落实,要让每次检查都成为增强安全的有效保护手段。

4、在安全管理的认识上,要始终牢记“四个必须”:一是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丝毫不能有半点懈怠,要天天讲时时讲,不嫌啰嗦;二是侥幸心理必须坚决克服,千万不能有半点放松,该项投入的人力物力要舍得投入,不能因小失大;三是经常检查必须认真对待,绝对不能有埋怨心理,不能嫌多嫌频繁,多提醒终归是有好处的;四是日常巡检必须始终坚持,千万不要认为是多此一举,尤其是专项安全员要称职地做好这项工作。

5、在安全管理的方式上,要时刻牢记“五个及时”:

一是所有涉及安全方面的资料都要及时整理归档,这是进行自我保护的基本要求(但这次检查发现,你们的安全资料档案管理不很到位,从介绍中我们知道你们在安全管理上做了很多工作,但往往查无实据到相关记录,尤其是各项目部,希望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二是每次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都要及时处理,防止夜长梦多(特别是你们这里,多是隧道和高墩桥梁施工,发现隐患如果处理不及时,事故就会“立竿见影”);

三是安全整改监理指令要及时下达,不能犹犹豫豫讲情面(从某种层面上讲,监理是我们施工过程中安全保护的第一屏障,如果监理到位,很多事故都可以避免;如果监理失职,就很可能助长事故的发生);

四是安全警示标志缺失后要及时补齐,防止发生意外掉得大(在这方面千万不能舍不得投入,不能做“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亏本买卖);

五是正在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要及时维护保养,确保作业时的施工安全(千万不能出现正在作业时,由于维护保养不及时而出现机械事故,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一定要注意“防患于未然”)。

6、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做到“六要六不要”:

一是安全认识和行动要统一,不要言行不一。我们在安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施工建设单位,普遍存在“五重要五次要”的现象:布置工作时重要,具体抓起来次要(还是强调进度);大会强调重要,会后落实次要(没有具体措施,完全是应付);宣传时强调重要,落实专项经费次要(总认为这一块经费没有必要);上级检查时重要,平时工作中次要(没有安排专职人员来负责);出了安全事故时重要,没出安全事故次要(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很多部门强调安全管理仅限于一个口号,没有真抓实干,没有下真功夫,安全工作完全陷于被动应付,没有主动适应,这是当前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常见的现象。所以,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让认识和行动协调起来,千万不能“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

二是安全管理制度要完善,不要疲于应付。我们每年都要对全省重点交通建设工程进行两次以上的安全大检查,每次检查都发现一些建设管理和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很健全、不很完善、不很具体、不很全面,有的安全管理制度仅仅一、两张纸,完全没有可操作性;这并不是说这些单位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他们对安全如何进行管理不太清楚,搞一个制度也只是应付检查而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当涵盖一个单位、一个工程、一个施工项目、一道工序的全过程,大到指导思想、管理方针、管理理念,小到具体操作规程要求,工序控制要求、特殊工种的人员持证要求等,所以,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一定要紧密切合实际,内容要具体,涵盖要全面,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能应付。

三是安全存在的隐患部位要清楚,不要懵懵懂懂。俗话说,当局者迷,傍观者清。但在安全管理上,我们不能这样为自己开脱。在安全管理上一定要当局者清,如果当局者不清,就谈不上管理。安全上的“清”,就是要对所有存在的安全隐患、隐患存在的部位、隐患易发区位、隐患如何控制等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有的放矢地抓好安全管理。但从我们的检查情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有许多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就在眼皮底下,但我们的施工管理人员却视而不见,甚至于我们在检查过程中指出来,还认为我们是在找麻烦,抱有抵触情绪,这是我们最担心的。希望我们的安全管理人员千万不能懵懵懂懂,一定要做有心人。

四是安全责任界限要明确,不要职责不清。从法律的角度讲,今后所有的交通工程建设,都必须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对造成安全事故的责任人要追究直接责任、相对责任、领导责任,甚至还会以“涉嫌重大安全事故罪、玩忽职守罪”等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各级领导对这个问题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绝对不要以为“没有直接从事某项安全管理就不会承担责任”;不要到事故发生后,糊里糊涂受处分还觉得冤枉。那么,在日常生产建设和管理中,一定要明晰相关安全管理职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要留空白,不要相互交叉、不要相互推诿、不要含含糊糊,明晰责任,责权结合。

五是安全检查工作要到位,不要蜻蜓点水。我们强调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检查,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程序,把一切安全隐患和苗头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在整个施工安全管理中,过程中的检查最为关键,因为常常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些安全隐患,都是通过过程检查中显露出来的;因此,每一次的过程检查都要细心,绝对不能粗心大意,绝对不能走马观花、绝对不能做做样子,绝对不能糊弄过关;一旦发现隐患问题,就必须严肃指出,千万不能遮遮掩掩,千万不能睁只眼闭只眼,千万不能心慈手软,千万不能轻描淡写;如果这个环节能够控制好,很多安全隐患就可以避免。但我们发现,在施工现场,许多安全检查都是走过场,做做样子,对于发现的问题,没有较真;对于一些安全隐患,没有严肃指出,安全检查记录也不完善,下达指令也没有闭合,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重视。

六是安全整改措施要得力,不要搞花架子。在近两年的全省重点工程建设安全大检查中,我们发现,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通病,就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今年检查指出来的问题,明年检查时又出现;尽管我们也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施工单位也进行了整改,但整改不彻底;检查时表态很好,但行动上并不积极;希望在翻坝不要出现类似情况,下次我们再来检查时,如果出现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总监办要严肃处理。发现问题坚决整改,千万不能口是心非,否则害人害已。千万不能因为强调进度而忽视安全。

7、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要牢牢把握住“七个环节”:

一是电源检查要经常,你们现在的施工,用电量很大,如果电线电闸铺设和管理不规范,很容易出问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二是现场施工要规范,该设防护栏的要设,该加防护网的要加,该系保护绳的要系,马虎不得;

三是特殊工种要持证,千万不要无证操作,否则出了事故,领导者脱不了干系,因为这是明知故犯;

四是消防设施要齐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使得万年船;

五是现场管理要有序,这是你们要特别重视的问题,因为刚刚开工,建设局面还没有打开,所以很多地方都显得不很规范和有序;但往往这个时候就最容易出问题;

六是隐患处理要及时,千万不能随意处理,否则会留下后患,六标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而且施工便桥的搭建一定要计算准其载重吨位并留足余地,不要因为我们的疏忽大意而发生意外事故,因为这是通常被我们所忽视的部位;

七是隧道施工要规范,二衬一定要及时跟进,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隧道施工的通风绝对不能忽视,晚一天通风可能就多一分危险,要注意关心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以上所讲一些观点,仅供大家商榷。

另外,对监理单位提两点要求:

1、坚持四个到位:一是现场施工监理要到位;二是施工程序控制要到位;三是监理日志记录要到位;四是下达的监理指令闭合要到位。

2、监理业务要熟悉:一是要能够发现问题,这是对监理人员业务能力的要求;二是要敢于指出问题,这是对监理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三是要督促整改到位,这是对监理职能的威信的要求;四是要忠于职守,这是对监理人员诚信信誉的要求。

  说得不对的地方,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7:34:50 | 只看该作者

    1.这篇材料不具备教学意义,因为很大程度脱离了讲话稿的规范写作,走的是领导风格路线,所以老师采取文字点评的方式进行。希望各位学员以后点课的时候,把握两点,一是自己当前写作遇到的难题或者现阶段写作的疑问,过去的材料没有太大教学意义;二是在发布点评实例材料的同时,写出自己觉得疑问或者需要老师重点指导的问题,便于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2.因为老师对这篇讲话稿的写作背景了解不深,所以在此作一些较为常规的点评,这篇材料属于十分口语化的写作,老师经常说讲话稿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适合领导风格、得到领导肯定得讲话稿最佳,所以评判一篇讲话稿的好坏,很多时候取决于领导的肯定。在课堂上,我经常说到,口语化的讲话稿写起来很洒脱、很飘逸,但是读起来并不美,本来很自然的念稿,换成了口语化的文字,反而很别扭,但是如果领导只是参考你的文稿,作一个“引”,结合你的框架自由发挥,那么这样写就没有问题。

    3.这篇材料内容还是很丰富,也按照正常逻辑在写作,引语,肯定成绩,思想要求,工作要求都写到了,而且用到了“一”至“七”的提纲式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领导讲话的水平。而在现阶段的公文写作中,越来越抛弃这种数字提纲式的写作,特别是通篇这么来写,显得俗气,相反规范的、安静的、常规的写作框架和语句成为主流。如果单看“一”到“七”内容很丰富,但是认真看过之后,发现干货很少,假大空的套话多,显水平的话多,真正谈工作、研究工作、抓问题、抓关键、提措施的内容少,如同水过鸭背,这是这篇材料的硬伤。

    4.学习建议:建议抛弃掉口语化的写作习惯,按照老师的教学和写作框架,一步一步的把写作基础打牢,认真看看老师的教学视频,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来学习写作。适当的口语化能够画龙点睛,过量的口语化只会让材料品质下降。同时,在以后的写作中,要注重求实,何为实?就是把工作写实,言之有物,就工作谈工作,少一些炫技,多一些对工作实际素材的收集、分析和运用,把对工作进度的掌握、工作问题的把握、工作措施的要求写到实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20 13:30 , Processed in 0.10960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