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典型经验] 市检察院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经验做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9 18:0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市检察院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经验做法


习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


最高检张军检察长强调指出,“业务工作要想强,党建必须强;党建工作做不好,业务工作不可能好”,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党建工作,把讲政治、抓党建和强业务融为一体抓紧抓实提出了具体要求。


近年来,南充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秉持“求极致、敢为先”的南充检察精神,确立机关党建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的鲜明导向,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找准结合点,彻解“两张皮”,全力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在党建引领下,2021年度,南充检察机关主要业务指标考核位列全省检察系统第一名。


坚持“理念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检察机关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机关和政治性极强的业务机关深刻内涵,强化党建对检察履职的政治引领,把“从政治上看”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促进检察官在监督办案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执法监督中严格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有效减少社会对立面,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比如,某基层检察院检察官在办理张某等6人涉嫌诈骗、谷某等55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张某等通过“58同城”“北湖公园招聘会”等平台以欺骗方式招聘业务员,从事金融网络犯罪活动,该案除6名主犯外,其余55名涉案人员均为高中、大学毕业生,为避免因打上“刑事犯罪”标签,给其再就业造成“困难”,依法认定涉案人员刑事责任,对46名被蒙骗参与犯罪的普通求职者,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以高质量的检察履职有效促进“六稳”“六保”,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高度统一。


坚持“目标深度融合”。坚定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履职目标定位,强化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主动策应服务市委的大局工作和检察业务中心工作,把服务大局和检察业务中心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衡量机关党建成效的根本标准,做到党建与业务目标衔接、同向发力。比如,某检察办案团队在办理8家天然气经营企业涉嫌非法经营案时,为最大限度减少刑事手段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负面影响,防止“办了案子、垮了厂子、丢了饭碗”,虽然该8家公司因历史遗留问题未取得经营许可证,但该8家公司依法办理了其他手续,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履行职责,遂依法对赵某某等8人作出不捕不诉决定,保障了企业50余人持续就业和12万居民正常用气,有效助推复工复产,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履职理念贯彻落实到检察办案全过程各环节。


坚持“能力深度融合”。坚持政治理论与业务学习并举,提高党务干部抓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能力,注重把业务工作所需与机关党建所长相对接,特别把业务工作薄弱环节中反映的思想、作风和能力问题作为机关党建的着力点,统筹谋划开展教育培训等各类活动,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增强工作本领。比如,有机结合每季度检察业务态势运行分析研判机制,重点分析主要业务指标下降、评查出的瑕疵案件和不合格案件等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特别是涉党建工作的原因,作为下一季度开展党建工作的发力点,深挖政治学习、思想教育、管理漏洞、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查弱项,补短板,实现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双提升。


坚持“机制深度融合”。建立完善党组专题研究党建机制、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前学习机制,严格落实检察长工作会、重点工作推进会把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机制,制定《南充市检察机关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方案》,做到年初定目标承诺、季度抓跟踪问效、年底严考核评价,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同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选拔任用的导向作用,把党建工作绩效考核作为业务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倒逼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比如,建立在独立办案团队、因上级抽调而长期在外办理专案的团队(组)、临时培训班(组)设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的机制,由于工学矛盾等特殊原因,他们不能按时参加单位党建活动,容易导致“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缺课缺位,在团队中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办案中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量,为提升办案、学习质效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19 07:21 , Processed in 0.11927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