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研报告] 政府办公室主任关于推进我县高品质幸福河湖建设的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15:3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政府办公室主任关于推进我县高品质幸福河湖建设的调研报告


2019年9月,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幸福河”成为未来河湖治理的主要方向。对作为XX市西部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的仙居县来说,如何在新时期积极探索打造幸福河湖的有效举措,对于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仙居县治水探索及成效


仙居县地处浙江中部,位于括苍山脉北麓,为山地沟谷地貌,南北两翼高、中间低,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的省级生态经济地区。永安溪是仙居县的“母亲河”,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全境,境内长度116千米,流域面积1956.3平方千米,共有大小支流38条,呈树枝状分散型从南北两个方向汇入干流,河道密度平均0.23公里/平方公里。


“十三五”以来,在“五水共治”和“百项千亿”战略部署推动下,仙居县持续推进防灾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治理等建设任务,相继实施朱溪水库、盂溪水库、永安溪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等重大水利工程及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等民生项目建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承载力得到较大提升。2017年永安溪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2020年通过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仙居成为浙江省第三个水生态文明县,并获评水利部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一)强化防洪保供,安全防线进一步巩固。完善以河道堤防为基础、大中型水库为骨干、蓄滞洪区为补充、水闸泵站等为配套的“上蓄、中防(分)、下排、外挡”防洪减灾体系。至目前,全县共有小(Ⅱ)型以上水库64座,大(Ⅱ)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14座、小(Ⅱ)型水库46座,总库容20774万立方米,以及山塘1200余座,在建的大型水库朱溪水库,总库容12573万立方米;同时建有江河堤防176.9公里,堰坝110余座,乡镇滨水绿道100余公里。


(二)突出源头治水,生态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十三五”期间,通过封禁治理、水保林、坡改梯等手段,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65平方公里,新建加固堤防43.4公里。二是加强水污染防治。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管理,完善跨域管网衔接。严格落实河长制,全县2142条大小溪流实现河长全覆盖,饮用水水源和水功能区断面达标率均为100%。三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严格环境准入,同时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以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为抓手,推动企业优化升级,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加强科技赋能,精准治水进一步提升。一是完善防汛防台抗旱信息化管理。完成全线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完善防汛和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并对水文设施运营维护和水资源配置实施高效集约管控。二是健全水利信息化系统。完善县防汛中心会场和21个分会场,以及防汛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健全取水实时监控安装系统及配套维保服务。三是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城市防洪排涝决策支持、永安溪流域自动化管理、山洪灾害预警、农村饮用水监测管理、水生态遥感管理的6大信息管理系统及协同办公平台、“五水共治”信息展示平台2个平台建设。


(四)注重人水和谐,人水相融进一步凸显。一是挖掘历史水文化。结合永安溪沿线水利工程建设,挖掘“下各汤归堰”、圳口“感德堰”、枫树桥“牛轭堰”等古堰的水历史、水文化,积极修复古堰面貌。二是创新现代水文化。以水利建设工程为载体,建设水文化、水历史主题展览馆、湿地文化公园,打造“最美”生态绿道,在全国率先规划建设492公里长的全域绿道网,被誉为中国最美绿道。


二、仙居县幸福河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是水安全体系尚需完善。仙居县人口、土地集聚区多为靠山临溪的河谷小平原,调蓄能力有限。全县各级堤防共计176.9千米,其中166.7千米的乡镇河堤均为四至五级以下堤防,堤防标准需要提高。


二是水资源利用尚需加强。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4725立方米左右,约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两倍,然而其开发利用率较低:2020年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6.87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量仅为1.01亿立方米。


三是水生态环境尚需提升。水生态修复治理手段单一,山溪性河道渠化、砼化趋势仍较明显。


三、仙居县建设高品质幸福河湖的路径探讨


建设高品质幸福河湖,是建设美丽河湖的迭代升级,应当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生态景观系统串联、全域规划,与水安全、水保护、水生态、水管理等工作协调推进,实现人水和谐、共生共荣,为仙居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一)以点带面,立体化治理,建设安全河湖。一是抓好防洪体系完善。遵循“上蓄、截”“中疏、挡”“下填、排”原则,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形成洪涝兼治、分级设防的网格化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二是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鉴定和动态监测,加强各类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和运行维护。三是抓好饮水工程建设。通过城乡、区域、村际统筹等方式布局供水,重点发挥朱溪水库(在建)、盂溪水库等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改善偏远山区供水状况。


(二)正本清源,生态化修复,建设健康河湖。一是抓好水污染治理。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垃圾分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专项行动,形成水生态长效监管机制。二是抓好骨干河湖治理。推进永安溪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二期,对现有面积较大的水塘、湖面,在城镇水系规划中予以明确保护。三是抓好河湖生态化改造。在进行堤岸设计时,合理结合沿线交通、文化、景观、休闲等方面,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塑造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


(三)文水融合,水文化提升,建设文化河湖。一是健全水文化顶层设计。把文化建设理念贯穿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与主体工程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二是加强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水文化资源调查研究,建立水文化遗产数据库、仙居水利博物馆;保护传承仙居永安溪、张公堰等水利工程文化价值,挖掘朱熹、李一瀚等治水人物故事和鱼玄机、陈襄等山水佳作遗产,传承治水历史文脉。三是做好水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结合社会文化和周边环境,打造特色旅游文化景观,形成永安溪流域和仙居水文化品牌。


(四)智慧监管,数字化转型,建设科技河湖。一是建设数字水利工程。以大中型水利工程为重点,开展数字水库、数字闸站、数字堤防、数字灌区等建设,打造一批数字水利工程,建立数字化管理流程。二是搭建智慧型水利监管平台。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信息技术,强化科技引领,推动智慧化支撑体系建设。三是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水利人才培养体系,厚植人才梯队,组建高水平技术创新团队,有效提高水利技术支撑服务能力。


(五)以水润民,经济化发展,建设效益河湖。一是充分挖掘水域资源和空间多维价值。规范水利工程资产管理,盘活水利资产,推动实现“水利资产资源化、水利资源产品化”。二是加快拓展“两山”转化新通道。积极探索水生态价值转换途径,把幸福河建设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考虑,充分调研“水工融合、水农融合、水渔融合、水旅融合”的可行性,增进民生福祉。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5-19 14:02 , Processed in 0.10636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