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研报告] 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耕地撂荒的困境与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21:2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耕地撂荒的困境与对策




老龄化背景下人地关系发生转变,越来越多农户由于年龄增长、劳动能力下降选择撂荒部分耕地。着眼于维护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我们要将防范耕地撂荒和恢复撂荒地生产上升到战略高度,并前瞻性地从“未来谁来种地”这个维度去思考如何改变耕地撂荒现状,为今后探索遏制耕地撂荒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目前,全镇撂荒地面积1643.6亩,撂荒率为5.63%。我镇60周岁以上老年人2667人,占总人口的16.6%。按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及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及以上,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近半数的撂荒农户由于劳动力缺乏不会选择复垦,而耕地流转又因撂荒地质量差、耕作不便、地块零碎、流转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表明,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老龄人口逐步退出农业生产,出现老龄人口与年轻人口耕作意愿断层现象,91.12%的年轻人种地意愿不强,仅有6.6%的年轻人愿意参与农业科普培训与网络学习,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耕地撂荒问题是个值得我们深度研究思考的课题。


1.农业种植代际失衡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向非农部门转移,农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使得从事土地作业的技术性农民面临发展瓶颈,“70 后不愿种地,80 后不会种地,90 后不提种地”成为农村真实且严峻的写照,农业种植存在代际失衡,使得农业经济面临着“后续无人”的断代风险。


2.规模经营程度较低


我县耕地资源的特征是坡多而平坦土地少,农业用地狭小分散,呈现“碎片化”。农民在狭小的耕地上生产和经营,成本高于规模农业,加之受到地形和土地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现代农机替代率低。碎片化的土地生产现状又加剧了规模化经营的难度,分散的个体生产方式普遍存在,极大阻碍了技术投入和生产率的提高,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的现实导致农业依然呈粗放低效式发展。


3.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与平原农业相比,我们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有的地方依赖自然降雨维持生产用水,水利设施不足,只有极少数地区修建小型水库,灌溉设施覆盖率不足一半,加之坡地蓄水能力差,当旱灾来袭时,往往造成农民较大损失。此外,“半截子”公路问题较为普遍,生产物资往往依赖人力搬运,提高了生产成本,也不利于生产效率提高。


4.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当前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已成为普遍现象,留村的主要人员是老弱妇孺,他们构成了农业劳动力的主体。这些群体综合素质较为弱化,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能力较差,生产经营思想落后,没有具备“现代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甚至大多无法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导致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差,单产成本高。


5.地方政府责任缺失


虽然耕地地力补贴等相关政策为农民带来了切实的实惠,但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它们往往停留于政策的执行,没有真正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需”,将自身与农民之间定位为命令和服从关系,服务意识有所欠缺,甚至个别地方仍然存强征土地、截留补贴等违法违规行为,极大损害了农民的权益,影响了政府在农民心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1.完善数据调研核实


在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加大和极端气候频发的背景下,为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高度重视消除耕地撂荒的战略性意义,将应对耕地撂荒问题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出发,做到逐户摸底、逐块核实,有效衔接土地按常规统计调查和普查工作,明确地块持有者、地块面积、地块方位和撂荒原因等重要信息,为撂荒防治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探索推行“田长制”,将耕地保护、复耕还粮的责任网格化。


2.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为缺乏耕作意愿或耕作能力的农户创造流转和托管的条件,也是减少撂荒的重要途径。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宣传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承包权,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针对常年撂荒且无法联系到承包经营户的地块,应当允许新型农业服务主体进行暂时性的代耕代种,并在切实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积极匹配有志于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生产者。我镇依托谷雨农业、粮安水稻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流转土地5000余亩,农业增产增效明显,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并引导他们以前期免租形式将撂荒地逐步复垦到位。


3.加快高标农田建设


积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将推进农地平整化、集中连片和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任务,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条件和产业发展需要,将土地整治规划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地块上,充分挖掘保供潜力,为粮食高产稳产提供坚实保障。


4.强化农业技能培训


农民是乡村经济振兴的主体,也是需要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群体,要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现代化”新型农民,力求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充分挖掘农业在康养、互助和教育等方面的多元价值。我镇以“党建+企业+合作社”模式,定期不定期举办专业技术培训;依托“一洞一湖一人”资源禀赋优势,不断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在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加工等多种产业复合功能的业态集群方面发力。


5.强化政府监督引导


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政治背景下,地方政府的首要责任就是转变以往“划桨”的作用,切实发挥自身“主导性”作用,为农业大户提供财政补贴和财政优惠双重扶持,积极引导农户参与市场竞争,鼓励和引导更多农民建立和加入农业合作组织,鼓励和引导多种资本力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进一步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对于主动要求利用撂荒地开展农业生产的个人和集体,应从资金和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对于具备生产或流转条件但经劝告后仍选择撂荒的承包农户,应及时停发和追回相关的农业补贴,并要求其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5-23 10:25 , Processed in 0.15686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