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报信息] 六位一体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综合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27 22:0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六位一体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综合体

——以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园区为例



职教园区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大多数职教园区以职业院校集中入驻模式为主,走集约办学、资源共享、规模效应之路。淄博市在大力推进校城融合、做大做强大学城园区基础上,在高新区布局建设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以“产、学、研、教、服、用”六位一体为显著特点,走出一条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综合体的职教园区建设新路径。


一、基本情况


2020年6月,淄博市人民政府印发《淄博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区,园区规划以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为核心,探索实施“学校+基地+企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综合体新模式,由淄博市教育局、淄博高新区管委会和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建设,目标是深耕产教融合沃土、创智能制造新未来,聚力打造“中德合作、立足淄博、服务全省、辐射全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教融合示范园区,服务与赋能实体经济。园区总投资21.1亿元,规划用地227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在布局规划上,园区位于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地处淄博主城区东部,紧邻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能紧密对接周边先进制造业,有利于提高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并与西部淄博新区大学城园区遥遥相对,布局科学、定位精准,一东一西构成淄博主城区职业教育发展最具活力的两翼。园区实行企业化管理运营,由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其最大亮点是引入并吸收德国双元制的先进模式,与中国的产教融合实践进行再创新,是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为一体的创新模式,形成了集“产、学、研、教、服、用”六位一体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并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


二、主要做法


(一)抓实“产”字,紧密对接先进制造业,打造产教融合新样板


园区紧抓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高标准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绿色能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数字农业产业园有利契机,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西门子工业软件突出优势,联合德国西门子公司投入10亿元全球技术领先的软硬件等资源,推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深度融合,重点建设西门子数智赋能、智能协作机器人研发制造、工业互联网研发应用、中德工业服务四大产业板块,以及中德产教融合、中德合作新型中职学校、中德本科合作办学三大国际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板块。目前,已建成“5大中心”:西门子中德(淄博)数字经济暨智能制造赋能中心、中德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中心、中德工业服务中心、中德智能制造双跨实训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2大基地”:中德智能协作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中德技术转移与中试基地。具备工业互联网技术、数字化研发制造技术等9个功能区,共计21个技术实训室,配备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研发制造与实训装备300余台套,可实现年均6万人次智能制造领域高技能人才实训实践教学。目前,园区立足淄博,在省内XX、XX、XX3地建设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同时,辐射北京、江苏、湖北、湖南、辽宁、安徽、广东等多个省市,共布点建设运营了8个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和双跨培训基地,有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四链贯通”和“无缝衔接”,示范作用及影响力日益增强。2021年12月23日在淄博举行的首届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发展2021年高端论坛上,做了25年德国智能制造企业CEO的德中文化经济交流协会会长Peter Merker在视频致辞中对基地建设给予充分肯定,“淄博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的软硬件建设标准和规模超过了很多德国的培训中心。其推行的中国特色产教融合模式,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创新超越了德国双元制。希望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模式能推广到中国更多的城市,这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德两国深化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制造业升级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


(二)拓宽“学”字,构建 “中-高-本”双元制学习体系,提升贯通培养水平


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创新与改造,在国内率先实现在一个城市贯通“中职—高职—本科双元制学习体系。与我市4所中职学校举办校企合作中德班,每学校分别开设1个中德班,每个班30-40人,实行小班化教学,文化课和专业知识由学校组织开设,专业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在基地实施。与淄博职业学院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成立理事会,校企双方互通互融,共创共享,教学成果显著,走在了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前列,中德智能制造学院作为典型示范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为职业教育改革写下中德产教深度融合的生动篇章。与山东理工大学成立产教融合研究中心,围绕产教融合在政策研究和需求分析预测、承担省级重点科研项目、模块化品牌服务项目策划、全国性产教融合平台(联盟)搭建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同时与山东理工大学合作建设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开设智能制造本科方向三个相关专业实验班,加强人才培养互助合作,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推动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与基地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校企双方在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学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共建国际化师资队伍、组建中德智能制造职业教育联盟、合作成果共享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各职业院校在师生培训、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材开发等方面与基地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二)创新“研”字,积极推进产品研发,助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园区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高标准建设了中德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中心,包含智能制造装备研发中心、数字化产品设计中心、生产制造部等,积极开展基于德国标准的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机器人应用、工业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设计,能为企业和高校定向研发、试制各类智能制造系统装备,具备研发设计产线100余种的能力。立足于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生产设施工艺升级改造、生产线研发、自动化/智能制造技术咨询以及企业工业自动化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短期培训等服务,有效提高企业先进产能比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先后获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国家机械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人才能力评价支撑机构等荣誉,突出打造“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两大创新生态,形成“数字经济创新加速、多层次人才培养、数字化产业服务”三大功能平台,以数字化赋能产业与教育,打造山东省首个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新基建”,加速科技创新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目前,提供全周期智能制造工业服务,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园区发展新的愿景和目标。


(四)深化“教”字,依托中德技术团队,实施课程体系开发


园区与中德两国多所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运营方莱茵科斯特公司充分发挥德国慕尼黑总部和伊瑟隆研发中心的资源,建立了中德人才交流互培机制,形成了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为核心、中德权威专家为智库、来自国内外著名企业实践专家,以及研发、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工程师、技师组成的研、产、教三位一体126人的培训师技术团队。依托这支中德技术团队,借鉴德国双元制,研发本土化创新的“中高本”三个层次、七个专业方向的13套人才培养方案、200余项课程标准以及300多个课程模块,形成了整套的国际领先的“行动地图”课程资源体系。与电子工业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发了一批成体系、高水平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双融”特色教材,在2021年职业教育博览会上,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谢俐对中德智能制造本土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配套开发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双元实训教材表示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五)用活“服”字,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服务城市转型升级


园区面向东岳集团、唐骏欧铃、鲁泰纺织等制造业企业开展职工在职培训和技能提升,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积极参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入选淄博高新区“军人全生命周期”社会化服务单位,获评淄博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实训基地、淄博高新区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金蓝领”培训、退役军人再就业技能培训等项目均得到社会各界及参训学员的好评。开发的《生产线数字化仿真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功入选教育部第四批“1+X”证书制度试点。《生产线数字化仿真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涵盖15个职业领域,包含34项工作任务、120项职业技能要求,以数字孪生软件为载体,形成了模块化职业技能教学、考核体系,可在机械、机电、电气、自动化、机器人等智能制造相关专业院校迅速落地,是我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成果。园区启用三个月以来,积极开展德国工商会AHK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子自动化专业、工业机械工专业培训及考核,承接国内各地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校企合作学生培养和师资培训达1231人次,总培训量达2384人次,有力推进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更好服务城市转型升级。


(六)落实“用”字,探索实施“学校+基地+企业”模式,锻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依托产教融合示范园区项目,克服疫情困难,采取“网上办”和“云审批”的方式,以最快时间审批成立淄博中德莱茵智能科技学校,积极探索实施“学校+基地+企业”新模式,与德国耶拿应用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德双方在积极探索初中毕业生3(国内中专)+1(德国预科)+3(德国本科)合作办学新模式的同时,计划引进德国耶拿应用技术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开展中外办学项目及中外办学机构,计划于今年秋季招生开学。学校开设机械制造技术、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智能化生产线安装与运维等专业,践行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等职业示范学校为发展目标,积极对接国家职业高考要求和整合德国国际教育合作资源,以国际复合型技术人才为培养标准,全面实施全周期全体系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新时代符合智能制造产业未来发展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工程科技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为发挥园区引领作用,用好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市政府将基地纳入市级公共实训基地,推动各职业院校、各企业入驻基地开展实习实训,提升技能水平,积极打造高素质、高技能产业人才大军。2021年,与香港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XX理工大学等41所院校结成校企合作新伙伴,共同探索实施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全链条式融合发展新路径。园区正锻造成为推动淄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也为全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淄博智慧和淄博力量。


三、保障措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在全面推进落实《淄博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推动全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淄政字〔2022〕5号)《关于建设高品质民生促进共同富裕的行动方案(2022—2024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制定《关于对淄博市民办中等及以下学历教育学校设置标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补充说明》,支持企业自办、合办职业教育,放宽职业教育办学准入条件,鼓励企业依法开展多种形式办学,按规定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入驻职教园区,有力保障职教园区长远发展。


依托园区项目建设,我市将进一步加强中德技术合作与交流,加速推进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工业4.0技术员培训认证研发和西门子中德智能协作机器人研发中心等一系列对外合作项目,构建产教融合、国际融通、多层次、创新型合作交流及技术创新支撑服务和人才培养体系,定位山东制造对标德国制造,推动区域产业与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淄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打造山东省“中德合作”“产教融合”“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样板与新示范,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5-20 17:00 , Processed in 0.10784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